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党性分析材料

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梦”这个词像是一个重磅精神炸弹一下子在华夏大地炸开了花,顿时间无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中国梦”的影子。“中国梦”纳入了地方发展目标,进入了宣传画册,进入了征文讲稿,进入了饭后闲聊。什么是“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显然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有不少人对“中国梦”理解变成了误解,以至于让“浮云”遮住了“望眼”,无法登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我认为,真正让全民共做“中国梦”,必须跳出对“中国梦”理解上的误区,用正确的眼光探寻“中国梦”的真正境界。尤其在“中国梦”刚刚起航的时刻,更有必要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目前存在哪些影响人们认识“中国梦”真面目的浮云呢?

浮云一:庸俗化

庸俗化的误区主要是三种。一是口号化。把“中国梦”变成口头禅,到处生搬硬套,无论什么都加上一个“中国梦”,比如说“中国梦·##梦”、“##中国梦”、“中国##梦”,现在有的地方开始了中国梦口号的征集活动、有的小学开始了中国梦的征文,有的企业举办了中国梦的演讲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弘扬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宣传,但就怕盲目跟风,只停留在口号上,结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危害在于使“中国梦”入口入耳难入心,如同一位音乐大师正在台上演奏美妙的乐曲,而台下的观众全部起立鼓掌、欢呼、大声哼唱,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早已破坏音乐本身的美丽。

二是商业化。“中国梦”的流行让很多商家看到了机会。比如说“中国梦网”成了一家购物网站,武汉则直接开了一家中国梦商品城,经营电脑及配件、化妆品等商品的批发业务,至于打着中国梦旗号的产品、广告、商业活动就更不计其数了,甚至选美大赛、人体摄影之类的也冠上“中国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且只有如此,实现的梦才是“中国梦”。中国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它要求汇聚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创造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万众一心,百川归海,凝聚起一股奔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简单描绘一下“中国梦”的轮廓,也用这三句话来结束这次讲课。

“中国梦”,伟梦也!顺历史之轨迹而无偏移,故能成其伟!

“中国梦”,美梦也!合人民之梦愿而无遗漏,故能成其美!

“中国梦”,真梦也!汇磅礴之实践而无止境,故能成其真!

(编辑: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