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8900字

教学论文范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8900字

——以**镇国语小学为例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然后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最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

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于**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1]这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指在学校开展的中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等教育,具体来说,是学校依托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家校社合作等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建立文化自信,进而铸牢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方式。

学校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场地,也是直接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行为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的培育场所。小学生正处于情感认同培养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学者们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p>

[9]李明山.十年磨剑为桃李百年树人筑根基:钢铁路第二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思考和探索[J].内蒙古教育,**(19):30-36.

[10]梁俊杰,李永红,田园.以实施“12345”教学管理模式强语兴教[J].中国民族教育,**(06):35-37.

[11]董良.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认知及态度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58.

[12]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4.

教育 文化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