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型资环审计提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效能6千字
开展研究型资环审计提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效能6千字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转变审计思路,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解决问题,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这将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充分认识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重大意义
研究型审计不同于传统审计,相较于传统审计的侧重事后监督检查,研究型审计更侧重事前探索,事中跟踪反馈,事后总结提升。在审计中要更加注重调查、分析、科学研究,探求审计事项的真相、性质、发展规律等。
(一)研究型审计是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既给国人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新愿景,也给全球带来了新模式、新经验,创新发展不断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新经济已从信息技术(IT)时代向人工智能(AI)时代升华。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是顺应新时代要求,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二)研究型审计是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审后,提出审计整改的问题清单,提出制度改进的意见建议,开展课题研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要紧紧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依法履职尽责,不断加大资环审计力度,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着力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实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审计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