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思考

理论文章

新形势下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思考

近年来,**县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有力有序地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建形式,夯实党建基础,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坚持“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按照“出现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方法,采取单独组建、村企联建、行业统建、下派组建和建立区域性党组织等方式,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二是优化党员发展方式。根据非公企业人员流动快、分布散的实际,制定非公企业党员发展规划,采取定向培养、结对培养、实践锻炼等方式,重点把企业中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三是优化“隐性”党员“亮化”举措。把解决“隐性”党员问题作为改变非公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和在企业注册、招工登记等环节设置职工政治面貌栏等形式,使每一个到非公企业从业的党员都能亮明自己的身份,为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创造条件。四是优化党建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和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影响力”为主要内容的非公企业党建“双提升”工程,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强力推行“一本帐、一张图、一张表、一批点”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做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二、创新管理方法,提升整体素质,建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队伍。一是配强班子优结构。采取内选外聘、公开选拔、组织选派等方式,将党性强、业务精、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选拔进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劳资平等、诚信互助、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影响力。

5.要强化保障,拓宽非公企业党建经费投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场地、有标志、有党旗、有制度、有图书、有设施等“六有”标准,采取资源整合、企业自筹、上级党组织支持等方式,帮助党员数量较多、条件具备的企业建立规范的党员活动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区域性活动中心,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党员活动室。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