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精准扶贫实践与思考

理论文章

村精准扶贫实践与思考

**村位于**乡中心,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6.82亩,山林面积25680亩。居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水稻种植为主。有脐橙,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村**组座落着远近闻名的省重点保护文物“水角楼”。**村辖**一、**二等13个村民小组, 全村总户数816户,其中农业户816户,总人口39**人,其中农业人口3870人,外出务工人员1350人。

20**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80元,主要产业有粮食、花生、养殖。村党支部有党小组4个,党员数87人。已建农家书屋1个,已建村级卫生室5个,计生服务所1个,村小学在校学生有965人,参加养老保险3139人,覆盖率80%。

**村现有纯低五保户7户,纯低保户人数20人;扶贫低保户82户,扶贫低保户人数369人;五保户供养户7户,纯低保户人数20人;一般扶贫户18户,一般扶贫户人数89人。全村总计精准扶贫户1**户,精准扶贫人数486人。贫困学生118人。针对**村贫困状况,笔者谈谈**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准扶贫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和重点工作,以改革扶贫开发方式为途径,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为动力,以重点扶贫攻坚的1**户为主战场,瞄准全村现有贫困人口486人,20**年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586元,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户到人,统筹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夯实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加快村农村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步伐。

二、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20**年**村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1、实现基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5)实行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