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办法研究3600字

综合论文范文

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办法研究3600字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了“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为机构编制系统法规制度有效执行指明了方向。开展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也是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有效办法。近年来,淮安市委编办紧抓全省机构编制法治建设先行试点的有利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难、评估结果运用难等问题,开展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条例》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开展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具有明确的法规依据,搞好评估是机构编制部门的分内职责。

淮安市有关探索实践

为了全面落实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提高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力,淮安市率先开展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评估工作探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定性+定量,全面+重点,正向加分+反向扣分”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估体系。一是出台了一个评估办法。为推动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全面深入实施,淮安市在认真学习《条例》《江苏省贯彻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机构编制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淮安市机构编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检查“双线并联”新模式。

4.严肃执行保评估实效,持续强化结果运用。评估结果是否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评估的有效性与否。一是有效收集、科学分析评估信息,将评估结果与地区发展联系结合起来,作为地方进一步改革的支撑。二是把评估结果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区域综合优势和竞争实力。三是把评估结果与部门、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与违纪问题跟踪督查结合起来、与干部管理任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