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天性》感悟心得7篇
读《认知天性》感悟心得7篇
【篇一】
“在体育课上,一组8岁大的孩子练习将沙包投进篮子。半数孩子在距离篮子3尺远的地方投。其余的孩子从2英尺远的和4英尺远的地方投。12周过后,让这些孩子接受测验,把篮子摆在离他们3英尺远的地方。投篮最准的孩子出现在2英尺和4英尺练习组,他们从没练习过在3英尺远的地方投篮。”
这个蕴含哲理的实验出自著作《认知天性》。
《认知天性》一书是心理学家对学习规律的重要研究成果,对普遍存在的低效学习规律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和纠正,它令我如醐醍灌顶。
回到实验。实验结果似乎令你我匪夷所思。一直练习3英尺的孩子竟然比练习2或4英尺的差。我们通常都认为做事一定要专注专一,重复的、集中的练习会让学习受益匪浅。可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省。在一段时间内不停地重复练习见效最快毋庸置疑,但是通常遗忘的速度也很快。
就如同学生语文课上反复阅读。学生看似滚瓜烂熟,但他们很快就会记忆模糊。典型的“一学就会,一做就废”。
所以多样化学习要比重复练习好得多。虽然一开始没有集中练习好,但它能深化我们的记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学活用。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把一种情境下的学到的用在不同情境中。
故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刚才所说的反复阅读文章,倒不如仿写文章或缩写文章。只有让大脑多个领域参与学习,走出舒适区,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同时,学习不能怕繁多和复杂。多样化学习看似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会让学生学习混乱,但是能让学生用更多脑力去学习,学得更多的同时也更扎实和稳固。
而且,多样化学习能让孩子从重复繁琐的学习中走出来,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为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学识打下坚实基础。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那学习也得讲究学习方法,有些人在学习中作了许多的笔记,书上标记很多,也背了好多遍,认为这样就能所它记在脑子里,本书研究后发现,反复阅读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反复阅读只能产生短暂的记忆。我们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学习会成三个步骤1编码2巩固3检索,不要让自已成为一个假努力人。
我想对我的孩子说,学习是一个艰苦和长期的过程,对于年轻一代的你们,不要把学习当做是一个负担,不要拿这几年的安逸换来一生的卑微和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