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征文五篇
清明节征文五篇
【篇一】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是清心和明志的寓言,在逝去与铭记中抚今追昔,在感恩与奉献中珍惜当下。身处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党员干部理应慕先贤、纯家风、祭英雄、承遗志,不负无限春光,积极涵养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气节。
仰慕先贤以清心,纯正家风以明志。历史让人清醒,先贤诸多教诲。清明节是缅怀先祖、传承家风的最佳时期。领导干部家风家教不仅仅是家事,而且连着党风政风,进而影响到社风。我国历来重视家风家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家书》等都是传世的治家经典;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也广为流传。党员干部手握权力,自己和家人都可能成为许多人拉拢腐蚀和围猎的对象。党员干部在廉洁从政、自我约束的同时,不妨借清明节祭祖的时机,让优良家风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生活。守住底线,看住“后院”,抓住日常,涵养清明家风,特别是在提拔转任、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关键节点,及时提醒家人防患于未然。
祭奠先烈以清心,接续奋斗以明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李大钊、彭湃、王尽美、瞿秋白、江竹筠、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那些英烈,用热血和生命告诉今天的人们,什么叫不忘初心和使命,什么叫为初心和使命奋斗一生、牺牲一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牢记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保持革命气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做结合,实现思想上的改造,达到行动上的纠偏。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学习****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着眼大局、勇于担当,敢于攻坚、迎难而上,发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扎在哪里?不同人有不同的清明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清明惦记,作为党员,我们应当在清明面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不同人有不同的清明路径,不同人有不同的清明方式,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赓续红色基因的传承,把前人未竟的事业走下去,走稳走好。
清明就在当下,而我们的事业永不止步,就这样,以清明为起点,放下包袱,轻装行进,就这样扛起重担,奋力前行,相会于奔向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进程中,相会于每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