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集群研发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特色产业集群研发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为推进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我市聚焦“18+7”县域特色产业、“6+5”市域主导产业布局建立了一批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的研发中心。这也是我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确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市场化运行、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等为主要业务的新型研发机构,面向整个产业集群,统一命名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年,先行建立了河间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开大学-渤海新区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两个试点,**年全面铺开。通过校地企多方共同努力推动,研究院在自身软硬件建设逐步完善,服务能力逐年提升,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整体布局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研究院28家,实现了19个县(市、区)的全覆盖,其中,“18+7”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立研究院23家,除新华区物流和高新区信息技术2个产业集群因条件不成熟未建外,其余产业集群均已建立了研究院。“6+5”市域主导产业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主题旅游、时尚服装服饰、激光及智能制造、先进再制造等七个产业建立了8家研究院。

(二)资金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年工作开展以来,市级共安排研究院建设专项资金3900万元,县级设立配套资金6700万元,研究院投入资金2.8亿元。研究院办公用房面积达到5.69万平方米,研发设备原值达到2亿元,渤海新区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总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其中科研用房8655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设备521台(套),设备原值近4000万元;黄骅市模具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占地1600平方米,其中,试验室、检测中心用房1000平方米,现有各类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拓宽业务渠道,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览会等活动,突破只在本区域内开展业务的观念,让国内乃至国外企业了解自己的优势,以达到实现研究院长期生存的利益链条,逐渐摆脱依靠政府维持自身发展的局面。

(三)探索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院作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有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的优势,可以联合共建、技术入股、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研究院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