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创建工作调研报告(3篇)
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创建工作调研报告(3篇)
(篇一)
为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加快“宜游”**建设,4月上旬至6月上旬,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协商等形式,基本掌握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自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取得了全域理念深入人心、全域业态加快融合、全域体系不断完善、全域品牌逐渐打响的显著成效。据统计,**年全县接待游客478万人次,综合收入30.68亿元,占全县GDP的38%,旅游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口的20%以上,综合贡献率日益凸显。
一、主要问题
(一)全域认识还不到位。一是对发展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理解还不深刻。虽然我县旅游发展起步早,但一些部门单位对我县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认识还不够,对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理解还不深。二是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重视程度不够。全县旅游管理机构和人员不能完全满足全域旅游快速发展需要。一些涉旅部门认识理解偏差,大局意识不强,至今还认为全域旅游就是到处建景区景点,尚未将发展全域旅游与部门工作有机结合,没有及时出台支持配合全域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旅游监管协调配合不强,措施不到位,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二)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一是缺乏精致产品。全域旅游建设统筹力度不够,景区(点)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差异和娱乐性,看的多、参与少、消费不足,门票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性突破。二是龙头景区缺位。大众化产品过剩,缺乏带动性强的大牌景区。三是聚合效力松散。开发主体以邻为壑、单打独斗,缺乏要素融合、优势互补、携手合作的发展意识。
(三)产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含量高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吸引一批特色餐饮名吃生产企业来**投资。七是强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普查采集工作,全面掌握全市旅游信息;积极推进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饭店建设,逐步建立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涉旅场所免费 Wi-Fi, 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功能;进一步提升**市旅游质量监督所 24 小时投诉热线服务水平,为来**游客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咨询和投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