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4篇

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新时期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4篇

【篇一】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脱贫之余,如今乡村振兴是当下党在新时代的新挑战,任务艰巨、道阻且长。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研究完善:

一是盲目跟风,急于求成。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持久战,少部分地方急于求成,单纯效仿跟风,缺乏统筹规划全域的乡村振兴工作。如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普遍存在同质化、无序化开发等现象,多是休闲度假、体验农家乐、田园采摘和儿童游乐项目等,导致游客体验缺乏新鲜感,吸引力不强。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乡村振兴工作还需一线工作者结合村庄实际,科学规划,创新模式。

二是片面追求规模化。部分地方片面追求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加剧了乡村产业的同质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随着产业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许多乡村产业包括特色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迅速凸显。片面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张,还导致农产品总体品质下降、竞争力弱化,“劣币驱逐良币”,部分优质产品受劣质产品影响,导致声誉和口碑下降。

三是乡村人才短缺。乡村振兴,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快速发展,许多村庄出现“老龄化”、“空心化”。虽然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人才不足问题,但是这些人才有一部分进入乡村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离开乡村。再者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即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村庄也无法留住年轻人,人才持续外流导致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

当前城市通过落户、住房、财政、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但如何吸引人才下乡仍然没有太多具体措施。一些政策更多聚焦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p>(二)结合实际谋求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xx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采用“党支部+”的模式,强化党支部对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建设和服务,促使党支部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双赢。

(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xx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体。村党组织坚持共同富裕,但不搞平均主义,坚持集体富与群众富相结合,确保村民普遍受益,激发群众发展致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