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监督委员会现状问题及建议(共4篇)

调研报告范文

村务监督委员会现状问题及建议(共4篇)

【篇一】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基层。目前,**区165个村(社区)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每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设成员3名,其中主任1名,委员2名。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几年的运行,监督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对农村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能力素质不强。一般情况下,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村民,一般会被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人选,加之由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权力空间上的种种差距,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通常弱于村“两委会”成员,这样的成员结构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行使非常不利。**区区监委会成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学历较低、年龄偏大、业务不强等问题。比如拖布卡镇18个村(社区),共54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大专及以上仅5人,占9.26%;高中(中专)9人,占16.67%;初中及以下40人,占74%。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政策水平不高,对有关法律法规、财务管理知识和上级文件精神学习理解不到位,履职能力较弱。同时,监督委员会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比如铜都街道50名监委会主任中,50岁以上18人,占比36%,35岁以下仅8人,年轻力量补充不足,作用发挥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监委会履职尽责。

(二)体系机制不全。目前,**区虽已出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和考核的相关办法,但实际工作中,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制度不完善、不科学,相关制度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层面能针对性指导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制度较少,可操作性不强,监委会例会制度、季度报告制度流于形式。由于村务监督规范化、程序化规定的缺失,致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行使监督时随意性较大,部分成员对自身职能职责理解不到位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奖励,对履职监督不到位的建议村民代表大会给予罢免和调整。

总之,村务监督是贯穿于“村两委”及村组建设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是为了防止个别利益危害整体利益,实现有效的村务管理及行使公共权力实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控制措施。当前,正是我乡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的初期,虽然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现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提出浅显的建议,以期待在今后的监督运行过程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经验,为今后纪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